江南大学四举措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日期:2016-06-13 阅读次数:

  江南大学紧密围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导师团队和创新实践平台等关键环节,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加强第一课堂,普及创新理念。将创新教育纳入基础课程体系,探索分层次教学,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推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试方式。专门开设创新教育课程,突出问题意识和应用导向,培养学生应用各种现代化工具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意识。改进实验教学,宣传专利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实验兴趣。加强实践教学,专业理论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创新”能力训练,提高实习实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渗透第二课堂,提升创新素养。开设讨论班,为学生讲解前沿理论和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强调学生过程参与,引导学生做好自主选题、自主组队、主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开展专家讲座,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访,举办学术讲座,交流碰撞思想。积极开展学科竞赛,采取项目化运作模式,建立学院-学校-赛区-全国-国际逐级选拔机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多层次、多形式、多专业参与,辐射带动面广。

  搭建三项平台,增强创新实践。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将课堂知识进一步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二年级实践、三年级实习、四年级就业的目标。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学生完成学校理论课学习之后,到合作企业进行课题研究。搭建职业体验平台,通过社会实践、公司实习、校内勤工岗位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服务社会能力。

  打造导师团队,激发创新精神。积极推行导师制,由教师牵头、学生参与,开展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项目、各类专利申请等。鼓励导师积极发挥作用,使高年级带低年级,先进生带后进生,力争人人有项目,班班出成绩。打造指导教师团队,数学建模、高数竞赛、物理竞赛等指导教师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既发挥各自专长,又团结协作,参赛培训体系逐年完善。

 ——江南大学

 

  特别声明: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