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19-2023)》出台
发布日期:2018-12-28 阅读次数:

 

 1228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会议上启动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19-2023)》,为未来五年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和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规划。

 基本思路

 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全面深化“精品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战略,以“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加大课程建设、强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深化协同育人”为主线,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管理方式改革,全面提升本科生的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施“十大”工程,促进本科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建设目标

 经过5年的努力,引领带动学校专业建设上水平,课程与课堂教学提质量,育人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发展更加全面;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质量建设成果更加突出,形成国内行业领先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

 入选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北京市一流专业,6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建设5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8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线下精品课程、8门省级一流线上精品课程、10门线下精品课程;建设20部校级规划教材,2部教材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类教材项目;培育“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学名师15人、黄大年式国家级教师团队1个;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0项;力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获奖项目5项;新增切实有效的校外集中实践教学基地10个。

 重要举措

 (一)教育理念升华工程: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德育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地位强化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制度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学院办学责任;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激发教师积极性;加大教学投入,完善经费管理办法。

 (三)专业建设提升工程: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加快新工科建设,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四)课程建设与改革工程: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材质量,出版精品教材;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重视实践课程成效。

 (五)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推进课堂教学革命,打造精品课堂;完善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过程考核。

 (六)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强化教师主体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推进教学名师引领工作;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七)学生发展引领工程:加强思想引领,完善第二课堂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弘扬地大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牌。

 (八)产学研协同育人工程:加强国内外协同,丰富国际化培养路径;深化科教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校企(政)协同,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加大实践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九)成果培育与质量保障工程:鼓励教育教学研究,重视教学成果培育;培育质量文化,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评估长效机制,发布质量年报。

 (十)教学管理与信息化工程: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改进教学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确保《质量提升计划》组织实施,学校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与学院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制定相应考核制度,使该计划真正成为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闻网20181228

 

 

特别声明: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