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发布日期:2016-10-28 阅读次数:

 

  北京化工大学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工程型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工程观”为引领,树立“大化工”工程教育理念,打破专业壁垒,探索工程教育的跨专业融合,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作为倡议单位之一,积极推进“中国化工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建设,由相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等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合作,推动化工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创新,培养面向未来化工行业发展的新型工程人才。学校启动了“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成立17个学科交叉班,受益学生近400名。学校于2014年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学侯德榜工程师学院”,立足于培养满足国家“大化工”领域人才需求,胜任工程设计、善于技术开发、能够集成创新、懂得经营管理的高端领军人才。通过整合学校优势工程教育资源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实施工程教育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实施双导师制,建立学校大工程教育格局。

  强化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了虚拟、半实物、实物三层次的校内工程人才实训基地,进一步发挥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三级”实验中心的作用,全面提升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水平。北京化工大学共有三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其中“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及运营为核心,以虚拟仿真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真实地模拟了化工产品的开发、工艺设计、系统优化、生产管理、贸易流通、维护管理等工程实践环节,解决了“大化工”专业学生工程实习和实训困难的问题。学校已建设了近10个区域研究院,学生可以全程参与老师的项目研究,以及中试基地和示范工程的设计与建设,通过科研项目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和能力。近三年来,学校组织选派近200名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将从企业学习到的精髓运用到实际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培养工作中。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主动为企业服务,凝练出真正企业感兴趣的工程课题,为企业带来效益,实现校企共赢。学校共建设了5个企业教师培训基地,与1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培训关系,聘请了32位企业导师做兼职教授。学校建立了实习实践责任岗位制,完善了实践教学教师评聘考核制度。

  构建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平台。鼓励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利用高精尖创新中心平台,吸引和汇聚了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校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中心现已聘请来自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海外知名大学的外籍PI十余人。近三年,学校已成功举办“环境与新能源国际大学生竞赛”“化工、制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和“美国ABET工程教育认证研讨会”等活动,积极推动国内外校企合作,提升工程教育国际化水平。

——教育部2016年10月17日

 

     特别声明: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