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门类代码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授权类型 |
1 |
02 |
经济学 |
0202 |
博士 |
|
2 |
03 |
法学 |
0301 |
硕士 |
|
3 |
03 |
法学 |
0305 |
博士 |
|
4 |
05 |
文学 |
0502 |
硕士 |
|
5 |
05 |
文学 |
0503 |
硕士 |
|
6 |
07 |
理学 |
0701 |
博士 |
|
7 |
07 |
理学 |
0702 |
博士 |
|
8 |
07 |
理学 |
0710 |
硕士 |
|
9 |
07 |
理学 |
0711 |
博士 |
|
10 |
07 |
理学 |
0714 |
博士 |
|
11 |
08 |
工学 |
0801 |
博士 |
|
12 |
08 |
工学 |
0802 |
博士 |
|
13 |
08 |
工学 |
0803 |
博士 |
|
14 |
08 |
工学 |
0805 |
硕士 |
|
15 |
08 |
工学 |
0807 |
硕士 |
|
16 |
08 |
工学 |
0808 |
博士 |
|
17 |
08 |
工学 |
0809 |
博士 |
|
18 |
08 |
工学 |
0810 |
博士 |
|
19 |
08 |
工学 |
0811 |
博士 |
|
20 |
08 |
工学 |
0812 |
博士 |
|
21 |
08 |
工学 |
0813 |
硕士 |
|
22 |
08 |
工学 |
0814 |
博士 |
|
23 |
08 |
工学 |
0823 |
博士 |
|
24 |
08 |
工学 |
0830 |
硕士 |
|
25 |
08 |
工学 |
0833 |
硕士 |
|
26 |
08 |
工学 |
0835 |
博士 |
|
27 |
08 |
工学 |
0837 |
博士 |
|
28 |
08 |
工学 |
0839 |
博士 |
|
29 |
12 |
管理学 |
1201 |
博士 |
|
30 |
12 |
管理学 |
1202 |
博士 |
|
31 |
12 |
管理学 |
1204 |
硕士 |
|
32 |
13 |
艺术学 |
1305 |
硕士 |
北京交通大学一级学科简介
1986年运输经济学获得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理工科大学中最早设立的经济学博士点。198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内唯一以运输经济为主要方向的国家重点学科。1997年并入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2002年产业经济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评估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学科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和《运输经济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科方向包括: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国民经济物信关系与时空结构、新兴产业与新基建、金融风险与经济安全、劳动经济与健康产业。(1)学科方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于交通强国、创新驱动、经济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输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性地提出经济时空分析思想框架,将时空观嵌入到经济学既有研究范式形成新基础产业理论。(2)学科平台教研兼备成果丰硕。拥有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3个。《运输与时空经济论丛》已连续出版30部专著、译著和教材。(3)学科团队实力雄厚人才卓越。有国家督学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副主任1人委员2人等。是学校入选交通运输部智库联盟和首批首都高端智库的核心团队。
学科培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具有深入产业特别是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实践的社会责任,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兼备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科国际影响力显著。发起并担任国际铁路联盟(UIC)的高速铁路高校联盟(AUHSR)主席,担任国际著名期刊高级副主编。“运输与时空经济论坛”国际会议成为汇聚国际运输经济领域顶尖学者的交流高地。经济学入围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和ESI世界前1%。学科特色优势方向领跑国内。担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等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6人次。2个智库成果获得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批示。知网基于收录中文文献总被引次数和H指数发布2020年“社会科学方向高被引院校和作者”,北京交通大学在“交通运输经济”方向以明显优势(24714,56H)位居第一,经济学排名全国第16名。
自1910年代开设《宪法》《国际公法》迄今,学科有着逾百年的历史。2004年开始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获法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理工科院校中较早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的高校之一。
学科方向包括民商法、刑法学等五个基础学科方向,并以交通运输法研究为重点,兼顾“信息安全与新技术法学”“市场规制法学”,形成特色学科和主体学科的良好协调。
“交通运输法学”方向,深耕交通立法研究,先后承接18项交通部、国家铁路局等委托的研究课题,参与《铁路法》修订、《统一国际铁路运输公约》制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铁路运输行业以留学生及短期培训的方式输送高端人才,在国际铁路运输法律领域享有广泛声誉。
“信息安全与新技术法学”方向得到了国家保密局与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突破了各学科之间的壁垒,在科技发展与法律规制之间搭起桥梁。学科连续举办“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诚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与“新技术时代”两大主题,形成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
“市场规制法学”方向,学科以民法典为研究基点,围绕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需求,不断探索市场法律规制新路径。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在本学科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本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深厚科研素养、较强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法律人才,对交通运输法掌握尤为精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坚守法律伦理和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在交通运输领域具备独特技能优势。
本学科创建了交通运输法学研究和课程体系,深度参与北京保密法治工作,张长青教授作为国家交通部法律顾问,张瑞萍教授作为北京市交通运输法学研究会会长,领衔交通运输法团队主持的《铁路法》修改和《铁路运输条例》起草的课题被列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一类立法计划。迄今参与完成国家机关20多万名干部轮训工作,其中包括中管干部1000多名,两院院士200余名;为北京保密法制工作建言献策,获得蔡奇书记等多次肯定性批示。
参与铁路运输法国际规则制定,培养国际铁路高级法律人才。由学科主办的国际铁路运输法研讨会持续召开,会议上形成了由我国牵头制定“统一国际铁路运输公约”初步设计,并获得国务院领导正面批示。主持商务部外援项目,为肯尼亚等国培训铁路高级警察65人次。
1998年获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06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8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入选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011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12年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前24名(B+)。
本学科设有四个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整体引领,特色鲜明。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的整体优势,强化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助推学科与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学科建设、科研提升、教学改革三位一体联合驱动。
学科师资雄厚,团队协作。凝聚形成师资雄厚、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团队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委员2人,以及一大批富有深厚理论功底和研究实力的中青年专业人才。
学科平台广阔,成绩斐然。设有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基地、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十三五”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150多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社科课题50多项,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学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人才、企事业单位宣传组织与管理人才。
学科整体声誉影响力较大。学科带头人被评为国家教材委员会“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科社”组评审专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学院2019年入选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团队分三批赴美国、英国等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派多名教师赴国外多所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及文化传播活动。
学科服务社会效果显著。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多项调研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团队成员向社会各界做理论宣讲报告150余场次;参与国家大中小学20多种(次)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审议;两个智库平台入选国家CTTI来源智库;举办多场(次)弘扬中华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
本学科始建于1985年,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本科专业包括英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多语种、多方向、重交叉的学科发展格局。
本学科设四个研究方向,均有鲜明的优势特色。语言学方向依托交大多学科优势,重视文理学科交叉。理论语言学引进数学、逻辑学研究方法,相关研究获国社科和教育部立项。社会语言学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语言发展,成果入选高级别智库。应用语言学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成果发表于《外语教学与研究》等重要期刊。英美文学方向聚焦诗学理论,关注科技伦理思想。多篇关于诗学理论的论文发表于《外国文学》,关于科技伦理的研究获国社科立项,成果发表于A&HCI期刊。翻译方向结合交大办学特色,服务国家“高铁走出去”战略。除了在翻译史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翻译方向借力交大的行业优势,出版多部交通行业相关译著,如《“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研究》、《智慧型京张奥运高铁》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国际话语传播,旨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美官方话语互动研究”获国社科立项,“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获北京市哲社科立项。专著《“一带一路”话语传播实践研究》深入探讨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扎实的语言学、文学和翻译基本功,良好的知识结构,能独立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相关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满足专业和行业需求。毕业生考取国内外重点大学博士研究生,成为专业领域后备人才。为铁路行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翻译中心6人为本学科毕业生,中铁国际南非公司总经理闻健为本学科优秀校友。
科学研究获学界专家认可。动态句法方面的研究得到英国科学院院士、动态句法创始人关注,狄金森诗歌研究成果获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翻译史课题结项成果获评审专家好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社会服务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纳。乌拉圭研究中心成果得到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关于轨道交通标准翻译团队建设的建议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采纳,关于首都旅游的专家建议收入《北京市旅游条例》。建成国内第一个高铁英语语料库,用于高铁行业相关翻译和人才培训。
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于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1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开始招生。2019年,传播学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本学科建有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校级)与中国丝路发展研究院(校级),拥有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北京市智慧广电(网络视听)重点实验室、北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传播平台,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签订有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本学科重点发展大数据与融媒体、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以及国际传播等方向,优势特色明显,主要包括:全面推进“传播+信息技术”改革,学科融通初见成效。系统开设有计算传播学、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研究、融媒体研究等课程,积极建设融通型新闻传播学科。深入贯彻科研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学科成果日渐丰富。本学科强调科研与教学融合、课堂教学和实践调研相结合,除师生发表高质量论文多篇外,还有多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获北京市级奖励。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抓手,学科积极服务社会。参与并制作一系列优秀融媒体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受到教育部和团中央书面表扬。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与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合作的融合报道《中国很赞》微博话题阅读量超11亿。
学科以新闻传播卓越人才为目标,推动人才培养入主流、有特色、创品牌。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主流媒体积极输送优质人才。目前本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已有两人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在夯实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大数据与融媒体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等多种手段,推动本学科品牌化建设。
学科除吸纳大量新闻传播本学科的优质生源外,也录取了诸如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生源,有力的推动了学科交叉发展。
学科每年有多名师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做主题报告,2018年以来每年暑假与康奈尔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小学期,2020年主办“公众科学素质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专题论坛国际学术会议,乌拉圭研究中心入选CTTI中国智库索引。
学科于1986年组建,1990年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运筹学与控制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信息运筹学获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015年获信息与交通运筹学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计划)。2019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学学科进入2019年QS世界学科排名前250,统计与运筹学在2019年QS世界学科排名进入前200。
形成代数图论、组合理论、编码理论与算法、微分方程、基础数学等5个特色学科方向。在对称图分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在组合多项式方面发现一批泛函方程,完成多部专著,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在著名组合难题“Kirkman三元系大集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横向项目《动车组检修计划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铁道科技奖二等奖。“十三五”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及青年项目20余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士后基金、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等省部级项目7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6项;15名学生赴哈佛大学、奥克兰大学、首尔大学、墨尔本大学等海外名校访学并联合发表高质量论文30余篇;邀请120余名海外知名专家学者到访;为学生讲授全英文课程20门。
学科拥有双聘院士1人,外专千人1人,海外讲席教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获政府特殊津贴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
学科要求博士毕业生掌握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理论,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教学工作的能力,在重要理论课题中能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果,或能解决重大实际问题;要求硕士毕业生能运用所掌握的数学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学科于1990年获得“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得“光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连续3年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0名。
学科设四个研究方向:发光学、微纳光子学、量子结构与量子调控、功能材料与器件物理,涉及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等二级学科。学科立足应用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立足当前物理学科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发光学等学科方向特色鲜明、优势显著,通过与光学工程和化学等相关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平板显示和光通信等行业中关键问题。
拥有“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科物理优秀教学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累计投入科研仪器设备经费3200余万元,科研实验用房面积3000余平方米。
教学及科研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1项。研制的教学仪器设备获全国高校演示实验仪器展评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被40余所高校引进。开发的实验仪器已产业化,知识产权价值255万元。近三年为全国高校研制超过一千台套,总值超1500余万元。连续举办了13届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目前发展到覆盖华北地区高校及辐射到四川等其他省份高校参加,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直播、讲座,为电视、广播科普节目和科普舞台剧提供科学支持,开设专栏、出版科普书籍和短视频科普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覆盖人群超过1亿,网络播放量超过2.6亿;实验室获评为全国物理实验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生实验实践课程基地、九部委联合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集体;陈征老师获评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典赞·2019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等。
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学基础扎实,掌握物理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科研、教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创新人才。
2003年组建生物学科,2006年设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设立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坚持以促进人人健康作为学科发展的初心和使命,聚焦于病毒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以打通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转化最后一公里作为推动学科发展的抓手,逐渐形成以产学研结合和军民融合等具有转化特色的新型生物学科。
学科科研经费较充足,科研成果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主持纵向科研项目10项,横向课题等35项,项目到账经费1400万元以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学科确立立德树人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术素养精良、学术道德高尚;主动学习、科学研究、实践动手和学术交流能力强;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功底深厚,能成为独立承担本领域研发任务的高级专业人才。
学科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承担10余项高等学校重点外专项目,1位外籍教师在校工作3个月以上,协作组织召开第五届国际肿瘤表观遗传学等学术会议,邀请国外高水平学者和团队来校进行学术和人才培养交流,如美国科学院院士VM Lee和JQ Trojanowiski教授开展院士校园行活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徐建平教授和C Harvey教授带领其iSci专业学生来校开展BJTU-McMaster教学交流活动等。
1998年获批系统分析与集成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获批系统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系统分析与集成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013年增设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二级学科。在前四轮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科研究方向包括:非线性系统理论与复杂性;复杂交通系统分析与集成;复杂交通系统建模与控制;复杂交通系统优化与决策。
学科立足行业、理工交叉,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方法,坚持从复杂交通系统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并将理论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优势学科交叉、理工融合、交通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模式。
学科已形成一个以国家创新研究群体为基础,各研究方向均由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领衔,国家及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为主要骨干,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2019年该团队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学科协同创新、成绩斐然。在复杂出行行为预测、交通流演变、交通组织优化与管控等方面突破传统理论的限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引智基地等多个支撑平台,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学科培养数理基础扎实,掌握系统科学基本理论和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非线性系统理论与复杂性分析与集成等手段对复杂交通系统的建模、控制、优化与决策等进行深入研究,具备较强的理工学科交叉优势、良好国际视野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011年获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11位,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评为B+类学科(位次前20%)。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统计与运筹学连续三年进入前200。
学科在师德师风、人才培养、学科特色、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发挥了统计学的交叉优势,以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和通信为研究对象,开展统计学和运筹学交叉科学研究,以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为手段,开展统计学习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及一系列实践项目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交通统计、统计学习与优化、随机分析与控制、贝叶斯统计与生存分析、随机网络分析与可靠性等五个稳定的特色学科方向。“十三五”期间承担了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统计局重点项目、博士后基金等60余项,发表SCI检索高水平论文260余篇。
学科瞄准国家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沿和重大战略,对接我校智慧交通一流学科群,交叉融合创新产生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成果,培养一批交叉型创新人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队伍,使之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学科。
学科培养掌握统计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统计学及有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具有独立从事统计及相关创新性研究的能力,能在统计及我校传统优势学科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网页排序中的随机模型与算法》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多人获北京市和校级优秀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工作后已成为高校、金融、企业、公司等部门骨干人员。学科方向“交通统计”与“统计学习与优化”具有鲜明特色,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果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与国外一流大学和著名学者紧密合作,依托“111引智”,建立了以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统计学会IMS Fellow等领衔的交叉创新基地,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统计学研究生,多次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有效地提升了学科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自1953年北京交通大学力学教研室成立以来,学科建设一直秉承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的理念,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已建有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北京市固体力学重点学科。与其他学科共同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基地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及学生培养基地2个。
学科现有5个特色研究方向:复杂介质波动力学、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固体材料宏微观缺陷多尺度表征与无损检测、热防护材料与结构力学、复杂流动与传热传质。
聚焦学术前沿。复杂介质波动研究成果为隔振降噪、声学器件、抗冲击防护分析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国内外独树一帜;智能结构优化研究为所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含缺陷金属材料微观机制及单晶高温合金沉淀强化的宏微观机制研究也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复杂对流系统动力演化的尺度分析研究则是国际学界的引领者。
突出行业特色。针对节能和舒适度的需求激增,学科与北京市地铁联合开发了节能及温控技术和解决方案,达成了服务群众出行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与企业联合攻关,针对交通运载工具的材料及粘接结构损伤超声和磁记忆检测开展研究,为交通行业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此外,针对高超声速运载工具热防护的重大需求,自主研制快速升温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开发超高温防热/隔热材料性能测试系统,服务于国防工业。
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急需人才,即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研能力,并能在力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设计和管理等工作的创新性人才。
学科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汪越胜教授兼任教育部力学教指委委员,学科多位教授先后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监事、副秘书长和多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或委员及中英文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力学快报、固体力学学报及Composite Structures等副主编或编委。近5年来举办2次国际会议及多次国内会议,扩大了力学学科在学界的影响力。
学科起源于1958年的铁道车辆专业,1990年获得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拥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以及科技部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学科设置4个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具有如下特色鲜明的优势:
服务行业,攻坚克难。重点服务轨道交通行业,攻克了高速列车结构疲劳可靠性评估、高效钢轨打磨、轨道交通制动盘铸造成型等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瞄准前沿,锐意创新。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努力攀登创新的高峰,突破了耐酸碱磁性液体旋转密封关键技术;在高功率密度芯片冷却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本领域TOP期刊。
军民融合,勇攀高峰。发挥学科优势,积极研究航天国防领域的尖端科技和关键技术,在大型运载工具隔热层加工、军事用途机器人、运载工具力学环境模拟与精密测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同心协力,成绩裴然。十三五期间,本学科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共实现科研经费3.89亿元,获国家发明专利22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27篇,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5项,获批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2人。
学科部分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位置,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研究为我国轨道车辆自主创新和安全运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磁性液体密封团队攻克了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难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0年U.S.News首次发布的世界学科排名中,本学科位列全球第30位;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2018年至今位列150强;“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自2014年以来本学科一直位列300强。
学科于1998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06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8年成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012年获得博士后流动站。在第三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分别位列全国第7、第10。拥有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仪器设备价值7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5000余平方米。开设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全国最早开设此专业的5所高校之一,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是我校第一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科现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检测与光电传感、纳米光电子技术与器件、激光与全光信号处理技术。围绕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等重大需求,开展激光测量方法、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研究,形成一定特色与优势,1项成果已经产业化,2项成果技术入股组建公司,实现成果转化;瞄准世界前沿,开展基础研究,率先制备出响应范围可调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澄清了其机理,为解决近红外探测器暗电流大响应度低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以国家科普基地等为依托,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科培养学生恪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具备良好学风和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光学工程专业知识、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了解所在学科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十三五”期间共承担各种项目300余项,总经费超过1.5亿元,其中国家级纵向项目50余项,总经费5750余万元,包括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青年项目32项。共发表SCI论文435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2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9项,其中获得国际专利6项。获得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技术三等奖1项。承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国内大型学术会议1次,依托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和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扩大了本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学科2000年获批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等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以轨道交通和先进装备制造为主要工程研究背景和应用领域,开展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强韧化机制、微观结构、服役性能、成形技术及零部件表面处理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先进钢铁材料、陶瓷基/金属基复合材料、材料先进成形工艺及材料表面技术与功能材料四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学科拥有现代交通金属材料与加工技术北京市实验室、结构强度检测国家认可实验室、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种类型学科平台,以及液态、半固态、粉体成形与烧结、微观结构表征、热处理、力学性能、服役行为等实验室。长期与轨道交通部门密切合作,在轨道交通材料领域打下了扎实研究基础,积累了丰富应用经验,成为关键零部件材料与制造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行业重要支撑单位。紧密围绕国家高速重载铁路发展重大需求,在高强耐磨、结构功能一体化、轻量化等材料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形成了显著特色。
学科旨在培养身体健康、思想政治合格,业务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能够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学风和素质修养,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对研究问题和已有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学科在Mn系新型贝氏体钢、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导电陶瓷及其复合材料、铝基复合材料、金属液态模锻、材料成型模拟技术、零部件失效分析和高性能多孔陶瓷等方面取得了同行认可的学术成果。新型贝氏体钢道岔和曲线轨、钛硅碳系高速列车受电弓滑板、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等成果填补了行业空白,起到技术引领作用。参加起草修订了十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国家和行业项目评审与验收提供咨询服务。
学科起源于1958年成立的铁道车辆、热力机车专业,创始人是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车设计者应尚才教授。1990年获批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聚焦学科发展国际前沿、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突出能源与动力的行业特色,形成了先进发动机燃烧排放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及特种动力装置工作过程基础理论与技术、能源动力系统流动换热及燃烧过程基础理论、电子设备及储能热管理和机电系统传热技术、先进能源利用技术等多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学科以国家重点行业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热科学基础理论和能源高效利用等国际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围绕国防和交通动力行业主战场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过长期的建设,在气体燃料点火及爆炸、清洁燃料基础燃烧特性及高效应用、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控制、含碳固体燃料清洁高效利用、微系统通道流动相变理论与技术、电子设备热管理等研究领域形成优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十三五”期间新增科研项目221项,合同经费9900余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10项,合同经费64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内燃机工业杰出科技创新奖等10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重要奖项。1名教授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及国际合作基地主任,12名教授/副教授担任本学科一级学会理事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名教授担任重要国际会议的主席/副主席。多名教授担任重要学术期刊编委。多名教授在本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多次成功举办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与国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友好互信的交流互访机制。
学科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4项。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办学已逾百年,1981年获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获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北京市重点学科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原铁道部重点学科。
学科设置四个主要研究方向: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与传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特种电机及其控制和储能与电工新技术。学科面向轨道交通和电力能源领域,服务“交通强国”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牵引网谐波综合治理、大功率电力机车和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新型供电、新能源车辆储能、低压直流配用电、交通能源融合系统优化运行、交直流混联电网保护与控制、牵引电机多场协同设计、基于超导的大容量输电等领域攻克了一大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相关成果直接应用于复兴号标准动车组、智慧京张高铁、大兴机场线等国家重大工程现场,引领了行业技术发展,创造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十三五”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总经费5.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8项,总经费近1.3亿,省部级项目86项,总经费接近1亿元;获授权发明专利56项,科技成果转化10余项;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和一级学会奖26项。
学科培养基础理论实、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术创新研究型高级人才和高层次专门技术领军人才。学科培养出以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为代表的传承“知行”校训的时代楷模,还培养出以国家铁路局局长、中国中车副总裁及总工程师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
学科坚持对接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坚持轨道交通和电力能源行业特色,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教师在国内外30余个学术团体和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牵头成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发起成立中国高校电力电子学术年会;主办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和中国国际电气与能源大会。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显著提升。US News 2020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电气与电子工程学科位列28位;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科入围世界顶尖学科。
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国内较早开展电路理论、信号处理、电磁兼容等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1986年获得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形成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处理与电子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兼容等四个稳定且持续发展的学科方向,在铁路电波覆盖、MEMS传感、特种光纤、人工智能等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优势特色。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领域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独立科研能力,能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三全育人”思政体系和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获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生155人次获校级及以上奖励,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学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朝气蓬勃。拥有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以及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北京市教学名师等青年人才。45岁以下正高占比超50%,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超60%,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升。
学科平台资源丰富,运行高效。建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认可认证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中心、北京市科技合作基地,以及微波毫米波实验室、微纳电子研究所,为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学科围绕国家电子信息领域重大需求,聚焦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在电磁应用、信号与图像处理、MEMS传感、电磁兼容等领域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在铁路通信与安全、医疗健康、北斗导航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主持科研项目65项,其中纵向经费2000多万,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在IEEE TAP、TMI、Nano Letters等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15篇。获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IEEE Nano会议优秀论文奖等国际学术奖励8项。作学术会议特邀报告16次。20多人次担任学术会议共同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委员、分会主席,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专委会等学术组织委员,Nanotechnology、红外与激光工程等期刊编委或客座编辑。
本学科起源于1910年我国成立的第一所专门培养铁路管理和电信信号人才的铁路管理传习所和北京邮电学校,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等2个二级学科。1987年“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均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3年本学科获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于全国第8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等级。
学科依托简水生、袁保宗、李承恕、谈振辉等前辈奠定的良好基础,形成未来信息网络与移动互联网、新型特种光纤光电器件及光纤传感、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与铁路移动通信、数字媒体信息处理与智能分析等学科方向,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
学科坚持立德树人为本,成效显著。形成了“三全育人”思政体系和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4门,主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3项,获电子学会等优秀论文奖6人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100%。
学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拥有院士、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IEEE Fellow、国务院信息与通信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一批专家。拥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和科技部创新团队,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科平台资源丰富,运行有效。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科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信息和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在智慧标识网络体系、信息安全光路交换网、高速铁路专用通信网络、可逆信息隐藏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提出了系列标准规范,成果在轨道交通、军事国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轨道交通移动通信实验室获得国家铁路集团和CNAS、CMA认可,学术带头人担任国家6G总体组专家。
1996年系统工程获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控制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控制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聚焦自动化领域新技术,结合轨道交通领域的特色优势,依托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级实验室、一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一个省部级国际合作基地,在磁悬浮轨道交通控制、数据驱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复杂交通工程系统分析与控制、智能检测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铁路卫星导航应用、无人自主系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形成了“三全育人”思政体系和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在具体研究方向上具有开拓创新的独立科研能力,能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学科依托一个国家级和五个省部级实验平台,理论方法和技术成果在磁浮交通运行控制、列车控制、国家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攻克高速磁浮交通运行控制核心技术,促进未来交通产业升级。提出了电磁层析钢轨探伤技术,拓展了电磁无损检测技术,保障了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数据驱动控制”这一新兴的研究方向,主办的IEEE数据驱动控制与学习系统国际会议已成为IEEE旗下数据驱动控制领域的标志性会议。面向学科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十三五”期间主持项目60余项,纵向经费2800多万元,横向科研经费800多万元。与上市企业深圳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全球首款具备全向视觉导航的智能无人机系统,已形成10万余台的年销售规模。与上海纵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自主泊车系统,搭载北汽、一汽红旗新车型,实现月销售1000-2000台套,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在国产汽车中的商业落地。
学科1977年开始招生,2006年设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全国第四轮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作为我国铁路信息技术发源地为我国铁路研制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曾3次荣获铁路信息技术领域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队伍学术能力强,人才培养有成效。
学科设有机器学习与认知计算、数据与知识工程、可视媒体计算、移动与互联网络、高性能计算与安全等5个核心优势方向,依托优势方向结合特色设立轨道交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应用、医学信息技术三个可选交叉特色方向。
学科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1个引智基地,参与建设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等4个国家级科技平台,牵头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拥有10个省部教学科研基地。
学科培养掌握坚实宽广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博士人才,以及扎实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能独立承担本领域研发任务的硕士人才。
“十三五”期间,学科新增主持科研经费2.75亿元,国家级项目超过1亿元,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达6000多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7项超过3600万元,交通信息技术领域科研项目6000多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TPAMI等CCFA类国际期刊中发表论文24篇,在CCF A类会议正会发表论文31篇,在ACM/IEEE汇刊发表论文83篇,我校计算机科学领域ESI高被引论文29篇。
学科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影响大,是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主任所在单位;交通信息技术国际领先;长期支撑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教育实训平台建设运行贡献突出;顶级国际会议发表能力提升至20+/年,持续保持ESI全球前1%的学科(1.9‰),US News排名最高进入世界前69名。
我校建筑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成立于1946年的原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建筑系。徐中等一批著名学者曾在此执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建筑系迁入天津大学。1986年恢复建筑学专业招生,2010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筑学本科和硕士分别于2010、2014年相继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性评估。
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如下:
(1)交通特色,聚焦前沿:我校建筑学下设置四个学科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注重交通建筑研究与设计,关注站城一体化和大型公共建筑中行为模拟分析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城市设计及其理论关注用地功能与空间协同、空间句法和数据化设计方法。建筑历史与理论以城乡交通体系为框架,采用人类学视角,研究传统村落形态和营造方式的演变逻辑。建筑技术科学聚焦交通建筑节能和环境行为模拟技术。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2)工作室制,交融创新:以工作室平台组织本研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基于绿色建筑和数据空间分析领域的研究积累,持续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台达杯、亚洲设计学年奖、“清润奖”论文竞赛并屡创佳绩,获评国家一流课程1项。
(3)国际视野,服务社会:与辛辛那提、隆德大学持续组织联合设计工作营,多次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和拉美国家城市建设部门官员的短期培训。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围绕国家地区及行业重大发展战略,通过“强化专业素养、突出交通特色、面向交融创新”,培养具有建筑学专业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掌握专业前沿及交叉学科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单位。在建筑设计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中44%在市政院、中铁集团等交通特色的建设部门,成为服务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依托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北京建造节,对一带一路沿线及拉美国家的短期培训等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学科在国内外的声誉。连续举办第16届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AAUA国际学术年会、第12届国际空间句法学术研讨会等高水平国际会议,在空间句法和数据化设计领域有较高影响力。
本学科源于1956年建立的铁道建筑专业,1961年开始招收桥梁工程研究生,1986年桥梁与隧道工程获博士学位授权,并于2007年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0年土木工程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并于2008年成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本学科包括隧道及地下工程、桥梁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等5个学科方向,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6个省部级及以上平台,形成由院士和973首席科学家领衔,国家级青年人才为骨干,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十三五”期间,紧密围绕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项目80项,其它项目563项,总研究经费约3.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及重要协会奖45项。科技成果转化3265.8万元。
学科以全方位育人为中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和工作作风,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掌握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土木工程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交通行业领军人才。
学科全面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在多项重点工程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建立了大型海底隧道暗挖建造技术体系,引领着世界海底隧道建造水平;创建了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系统,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开发提供了保障;建立的隧道支护结构协同设计理论指导了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地下站设计;提出车桥耦合全过程迭代法及动态边界逼近方法,应用于沪苏通长江大桥等工程,确保了服役安全;建立了藏式古建筑木结构监测评估方法并全面应用于布达拉宫保护。
学科利用“111计划”、“外专千人”等计划,与国际一流专家学者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通过举办结构工程国际研讨会、现代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基础设施国际研讨会、国际单轨协会年会等扩大了国际影响。在2019年US News世界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中位居第4,在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第26。
学科创立于1909年,是国内最早的交通运输学科。1981年入选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运输管理工程、铁道运输自动化与通信1988年获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获评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涌现了秦作睿、胡安洲、汪希时、宁滨等一大批新中国交通运输领域著名专家。近五年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四次排名世界第一。
学科百余年来理论与技术并重、管理与服务融合。形成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安全与环境等五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学科长期秉持深耕理论、精耕技术、细耕管理、智耕服务,形成优势特色如下:
学术队伍质量高。拥有国家教学名师、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以及何梁何利科技奖获得者共计19人次。获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国家级教学团队、科技部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共计6个。
学科平台实力强。建有国家前沿科学中心、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11个。
科研育人成果丰。“十三五”期间科研经费12亿元,其中横向经费6.4亿元。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主持1项),主持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4项,省部级及学会科技奖82项。主持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5项,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学科国内外声誉一流。汇聚了一批引领学科的顶级学者,5人担任重要学术期刊主编,多人担任国家及行业科技规划专家组长。是交通运输大类专业教指委及中国铁道学会运输委员会主任单位。攻克高铁无缝线路、城轨CBTC等“卡脖子”技术,成果孵化交控科技等多家上市企业,累计产值100多亿。建有111引智基地4个,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人才,为“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培养近1300名中高级人才。获国际“金马车”交通运输杰出贡献奖。
学科1998年获批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围绕我校交通“双一流”特色学科建设,及“一带一路”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绿色高铁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建成具有交通市政特色的交通污染控制与管理、人居环境污染与防控、区域环境污染与修复、资源能源回收与利用四个学科方向。
学科独立拥有“国际有毒有害污染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分中心”、“水中典型污染物控制与水质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三个省部级及以上平台。与北京排水集团、首创水务、中车集团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10个。“十三五”期间主持或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等省部级和社会服务项目50余项,经费高达8000万元,发表SCI等论文200余篇,EI论文65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3项,转化6项,获省部级奖项5项。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依托本学科具有的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北京交通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国际学院”等国内外高水平平台,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开发出以交通环保污染控制及工业废水资源化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并开展应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声誉。
学科骨干学术影响广泛,担任联合国人居署水环境专家、国际水协会青年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等国内外学术组织和期刊学术兼职。学科教师先后7人曾获得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铁道环保奖、詹天佑科技专项奖等奖励。学科通过外专引智计划及中英国际合作办学,吸引国际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合作科研,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和企业导师50余人,本科国外深造率高达53%,大大提高了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
学科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成立于1946年的原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2010年和2011年分别获城乡规划二级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2016年获批首个商务部城乡规划学全英文援外硕士点。2020年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学科定位为立足首都、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和特色化的城乡规划人才。
学科依托学校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优势,以多源数据和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以规划与交通一体化为学科特色。依托“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首批“2011计划”等支撑平台,形成三个方向:(1)综合交通与城乡区域发展: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与交通网络协同、都市圈与交通一体化、生态城市与绿色交通的特色方向;(2)城乡规划与设计:展开交通沿线规划设计、交通站域站场空间设计、聚落保护规划等研究;(3)城乡规划技术科学:展开与数据融合、空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的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模拟与预测研究。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城乡规划国际教育与国际研究合作,每年邀请30余名国际专家来校进行合作。对来自3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国际官员进行援外教育。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城乡规划学及相关理论与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规划设计与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本行业相关的科研、管理、开发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科坚持对接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在国内较早展开城乡规划与交通一体化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项目,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北京市领导批示。毕业生主要就职于规划和交通行业国企和事业单位,得到用人单位好评;留学生毕业后赴所在国家重要岗位,超过91.5%担任处级以上职务,成为爱华友华重要力量。
学科设有国际商务官员城乡规划援外教育基地、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与区域规划委员会秘书处,共计11名教师在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国内外学术组织或学术团体中兼职,在《Urban Rail Transi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任编委。与UC、UNC等合作院校展开课程共建和师生交流,共同主办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形成国际化特色。
2011年首批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软件评测国家认可实验室、交通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中心、交叉共建互联网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
学科方向包括软件服务工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交通领域软件工程。学科聚焦核心软件理论与技术研究,服务智能交通行业领域,致力于智能交通领域软件工程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广泛服务于交通行业发展。研制了一批高水平软件产品服务交通行业和地方经济,搭建多维交流平台服务软件工程学科学术共同体,为社会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了一批优秀在校生与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师德师风优秀的教师和团队。创建了开放融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了中外学生混班上课,中外教师共同教学。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连续14年就业率100%,连续9年获学校就业最高奖—综合奖。
学科培养良好科学素养、精深数理基础、较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硕士软件人才,以及优秀科学素养、深厚基础理论、很强研究创新和科学管理能力的高素质领军型博士软件人才。
学科责任教授卢苇担任教育部软件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卢苇、邢薇薇分别担任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近五年应高校和会议邀请做主题报告65场;高睿鹏、鲍鹏等一批青年教师活跃于CCF各专委会;接待85所高校400余人次来院学术交流。举办了9次国际会议;大批师生赴国外高校访学,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会议发表多篇有影响力论文,参加IJCAI、WWW、INFOCOM等会议并作学术报告;近五年累计接收26个国家392名留学生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25个国家202名短期交换留学生。
学科起源于1909年国内最早的交通运输学科交通安全工程研究方向,立足于交通安全行业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在2011年获得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为支撑交通强国国家战略中安全目标的实现作为己任与导向,建立国内外一流的交通安全学科。
学科重点依托轨道交通,兼顾多种交通模式,逐步形成了面向国家战略和行业重大需求、理论与技术应用并举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优势及特色。学科方向包括:
(1)载运工具安全工程
攻克了列车在途服役状态全息化感知与诊断预警等关键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于我国复兴号及和谐号高速列车主力车型(1300余列),节约运维成本超亿元;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6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编工信部行业标准1项;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际发明金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并入选国家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2)交通安全测控工程
提出了道路交通状态网络化智能感知与评价关键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专用项目)。率先提出高铁周界入侵智能感知与目标探测、无人机自主巡线与智能识别技术,推广应用到京沪高铁、京张高铁等,主持编写中关村标准等团体标准3项,获得中国与国际发明金奖各1项。
(3)运输安全应急管理
创新提出了铁路运营风险定量智能分析与应急指挥优化等理论方法,推广应用到广州铁路局、北京/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指挥中心等,并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应用到全国高速铁路网中,获得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一等奖1项。
学科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理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理论基础,较强的研究、分析、应用与管理能力以及现代工程师理念,较好的国际视野、自觉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交通运输领域相关安全问题解决的工程实践者和研究开发工作者。
学科主办和承办系列学术年会、国际学术会议5次,创办国际英文期刊,获国际发明金奖多项。参与编制了国家和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参与制定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行车保障和视频监视互联互通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规范。
学科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2001年,成立了国内较早的信息安全研究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中心。2003年正式设立信息安全自设二级学科,2007年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获批,并于2008年开始招生,同年开设保密特色的信息安全本科专业。2008年获信息安全学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2016年首批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首批设立保密技术专业,2019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并于同年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承担“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学科方向上的建设工作。2020年信息安全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紧密围绕智慧交通安全和保密技术特色,设置3个研究方向: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
系统安全主要研究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架构,重点研究智慧交通控制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架构,操作系统安全,可信计算,泛在系统和计算单元的漏洞挖掘与分析,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等。
网络安全主要研究网络入侵检测,网络风险分析和态势感知,密码协议设计和分析,社会工程学,社交网络内容传播规律、发现、预测、追踪和响应等。
应用安全主要研究信息精准保密与防护,智慧交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区块链安全防护,大数据协同安全,可信人工智能等。
学科依托两个国家级平台、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国家保密教育实训平台,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保密科研重点等多项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已应用在包括轨道交通和智慧交通安全等国内不同行业中。本学科单位为中国保密协会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教育部保密管理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单位,承担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量保密教育和实训工作。2016年至今,承办100多期各类保密教育培训任务,为教育部、中科院等多个机关单位选派培训教师60多人次。保密学院获得“全国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面向北京市建设发展需求,学科已逐步发展并建设成为了集理论、技术和应用平台一体化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和硕博研究生培养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和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在具体研究方向上具有开拓创新的独立科研能力,能在网络空间安全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北京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管理教育的高等学府,本学科最早可追溯至1909年设立的铁路管理传习所。1981年和1996年分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评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004年获批招收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硕士,2010年开始招收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硕士,2009年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入选省部级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92%。拥有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管理与技术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学院实验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创新平台。
“十三五”期间科研新立项438项,总经费11976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总经费1882.9万元,省部级项目93项,总经费2626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51篇,其中SCI/SSCI论文288篇,EI论文63篇。出版专著27部。有7篇政策建议获国家级和省部级领导批示。获得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1项。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研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
学科秉承百余年发展底蕴,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优势特色,着重研究解决物流与供应链、信息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重大问题。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自主设立物流管理与工程、信息管理、工程与项目管理、管理科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
学科培养具有较高管理素养和高尚学术道德,掌握坚实宽广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有较好生源,近5年硕士、博士研究生考录比分别超过10:1和3:1,均不需要调剂录取;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招生增长4倍。
本学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是IEEE物流信息化和产业安全系统专业委员会主席单位,与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合作成立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2011年发起并连续10年主办IEEELISS国际会议。拥有中欧工程教育联盟(SEEEP)批准的中欧物流、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科学博士生院。创办Scopus检索国际学术期刊2本。
本学科前身为1909年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2000年获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设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企业管理被评为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整体水平排全国前10%。
学科设有战略与创新管理、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公司财务与成本管理、财务会计与审计、旅游目的地管理等五个方向。学科特色优势突出,服务于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创新驱动等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大交通行业的人才、财务、生产、营销等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策制定与国际交流,在数据资源、新型智库、价值链、发展模式、话语权等方面引领交通产业发展。
学科平台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平台2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都高端智库等省部级平台5个。学科团队实力雄厚,围绕大交通行业,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组成的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
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3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与课题12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10项。在SMJ、《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级刊物发表论文31篇。
学科立足大交通行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文情怀、开拓创新、知行合一的商界领军人才。
学科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商科”入围THE2021学科排名;“商业与管理研究”入围QS世界顶尖学科排名;“管理学”在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2020年的世界排名为101-150,中国排名为7-10。学科国内影响力稳步提升。多人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3个智库成果获得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正面批示。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旅游风景道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铁路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铁路运输清算规则》《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报告》等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学科于2004年设立社会保障学二级硕士点,2006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社会保障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两个学科方向,为国家培养全球视野、人文情怀、开拓创新、知行合一的公共管理领域优秀人才。
学科秉承“跟踪国际前沿、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基础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理念,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多学科优势,对接国家社会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围绕我国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结合国际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密切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紧密围绕中国现实问题,学科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社会保障学方向:(1)社会保障领域:学科团队研究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政策、区域性社会保障协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等。(2)社会保险领域:参与社会保险各险种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进行政策咨询。(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领域:学科团队深度参与地方政府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探索中国民间慈善发展的路径等。
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1)教育管理学领域:学科团队聚焦国家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寻求产学研合作新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2)教育经济学领域: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高铁“走出去”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围绕教育产业、教育投资、教育消费等进行研究。(3)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探索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机制等问题。
学科已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研究大学、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全方位合作,探索转型国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政策领域的教学科研及改革举措。“十三五”期间学科团队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省部课题10余项,其它纵向课题20余项。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常态化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公共组织的学术活动。多人次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担任编委和审稿人。
北京交通大学设计学科2011年取得设计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取得艺术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学科获批省部级研究基地1个,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数字文化研究基地。团队现有博导3名,硕导16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比78.3%,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教师占比80%以上。学科致力于培养立足首都、服务行业、对接国家交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和特色化设计学人才。
本学科现有交通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交通元素的视觉传达及表现、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应用等研究方向,保持“交通设计”与“文化设计”特色优势,为中国交通行业与北京文化之都建设作出有力支撑。
(1)行业资源雄厚,交通设计优势明显。依托我校交通运输、系统科学等一流学科优势,以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支撑平台,形成跨类交叉优势明显的“交通设计”学科特色,在交通品牌视觉设计、导向标识系统、交通环境空间与景观等方向已具有国内一流水准。
(2)首都资源支撑,文化设计特色突出:根植首都文化之沃土,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瞄准文化创新设计研究领域,形成“视觉文化遗产利用与创新”、“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的数字化与新媒体应用展示”三个特色方向,承担圆明园、北京动物园等文化发掘与文创产品设计任务。
(3)聚焦重大需求,科研实践水平领先:开展国自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科委设计之都专项,为冬奥会、京张铁路等重大需求提供对策,承担北京西站、洛阳地铁等重要设计实践任务。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区域及交通行业发展需求,严谨务实、敦德笃行,培养“前沿视野、学术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多元”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专业人才。
学科在轨道交通视觉设计方面已形成国内的学科特色,在重大工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荷兰屯特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等建立常态化教学学术交流,举办多个学术会议。学科支撑了北京交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北京交大-辛辛那提大学未来城市联合实验室等平台。与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等设立联合培养研究基地。成果被中国科技报、设计同盟等20余家媒体报导。有6名教师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中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