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安交通大学侯洵等11位院士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编制进行畅谈。
总结“十三五”建设经验,侯洵院士认为,做科研要持续专注,要能坐“冷板凳” ,不断坚持,总会产出重要成果;科研团队建设很关键,带头人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引进人才,主动培养接班人,支持他们成长为业界的重要支柱。卢秉恒院士认为,搞好产学研,与企业深入合作是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十四五”应继续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将产学研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王锡凡院士认为,要充分发挥工科优势,使之变得更有特色。蒋庄德院士和郭烈锦院士认为, “十三五”建设的核心经验还是“急国家之所急”,依托国家战略,把国家的任务当成最重要的任务;同时,密切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做好大设备、大平台建设;用好已有资源,做好布局,搭建顶尖班子,吸引最优秀的人员,让最优秀的人参与决策,增强学校凝聚力。此外,蒋庄德院士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长期坚持,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对于“十四五”学校建设的重点任务,院士们站位高、谋划远,视野开阔,突显战略思维,从整体布局、顶层设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学科建设方面,院士们提出根据国家需要布局学科、重组学科,关注学科新增长点,建立机制,突破已有学院界限,鼓励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方面 ,院士们认为应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改革课程体系,引入新兴知识体系教育,倒逼老师完善知识构架,把握学科、科研前沿,进而促进科研发展和学科发展。
队伍建设方面,院士们认为要针对基础学科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要有意识地培养人才。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一批在国际前沿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重点支持淡泊名利、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依靠“好的、实的团队”选拔有潜力的青年人才。
科学研究方面,院士们认为要坚持“三个面向” ,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要大力弘扬“勇担当”“淡名利”,甘坐“冷板凳”“数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院士们对于资源配置、国际合作和文化环境建设都贡献出了许多好思路。如院士们都认为应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发展重点上,避免“撒胡椒面”。邱爱慈院士认为,现在应该好好谋划用好创新港,一个单位资源有限,完全撒胡椒面肯定不行,没有重点发展就不会有突出的亮点。侯洵院士希望资源按一级学科分配,并适当往创建一流大学所必需学科倾斜。郑南宁院士建议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郭烈锦院士认为,资源分配要注重保持现有工科优势,要做好环境改造,要营造风清气正、多劳多得、优胜劣汰、赏罚分明、奉献担当的干事氛围,要多谈学科,要把服务体制理顺,提高效率。
——西安交通大学网站2020年5月16日
特别声明: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